9月29日上午,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黃河中心”)一期指南論證會暨主任辦公會在北京召開,華潤環保作為黃河中心共建單位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黃河中心主任李海生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總體專家組組長曲久輝共同主持。華潤環保副總經理,黃河中心總體專家組成員田澤民在深圳分會場參會并發言。內蒙環投常務副總經理、黃河中心總體專家組成員張利文在內蒙分會場參會。
會議聽取了關于一期指南的編制背景、設計思路、研究內容和組織實施建議等匯報。與會專家認真審閱了相關材料,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論證專家組認為,指南面向新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黃河攻堅戰和百城千縣萬名專家行動計劃,以集成應用研究為主,重點圍繞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水環境綜合治理、固廢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策略、“一市一策”駐點科技幫扶、生態保護修復總體解決方案等設置6個板塊24個項目,任務安排總體合理,組織實施方式和經費有保障,一致同意指南通過論證。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科技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科技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會議強調,黃河聯合研究要充分發揮總體專家組的技術引領和指導作用,匯聚國內各相關行業和領域專家,共同為黃河把脈問診,摸清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底數,支撐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的實施。建設黃河中心、開展聯合研究,是對科技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機制的有益探索,要充分發揮好黃河中心的平臺作用,集中全國優勢科研力量,共同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撐。
會議要求,一是要進一步明確黃河中心國家級開放型科技創新平臺的定位,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和服務保障作用,科技助力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根本改善。二是要堅持科學研究和行政管理深度融合,在研究過程中加強項目課題研究和管理部門工作之間及時、高效、雙向的反饋和互促。三是要不斷升級聯合研究的組織形式,進一步深化對科技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機制的探索,匯聚行業和領域的優秀團隊和專家,廣泛吸納相關科研成果,強化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集成應用,更好地支撐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田澤民總代表華潤環保在發言中表示,一期指南通過科學嚴謹打磨,持續強化了聯合研究對國家黃河戰略和共建單位的支撐服務作用。華潤深度參與黃河聯合研究,致力于實現“政產學研用”創新合作與共贏。華潤環保將為深化黃河中心建設提供重要研究素材和成果轉化應用場景,為發揮生態價值創造新樣本。
指南論證專家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任南琪、顧大釗、鄧銘江、陳曉紅、吳豐昌、徐祖信、任洪強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夏青組成。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副處長王昕、科技與財務司處長於俊杰、水生態環境司三級調研員朱利、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局長連煜,國家黃河中心主任、副主任,總體專家組專家成員,及相關單位人員共計百余人參加會議。